close
 


 

那一年雨後,藉著山豬先生的指引,我們找到利吉惡地天の景


之後沿著197縣道,不知不覺,誤闖小石路,沿途風光依然明媚,於是留下197道沿路風光景緻文。


....小岔路內的白榕樹群,查網聽說是原住民的聖地,有祖靈的森林到底是什麼模樣?


失落的一景,一直掛念心中。


Part I 問路



台東第一天,剛下火車,如同識途老馬,租了車,直飆有人在家利嘉村


 

到達時,女主人正在接洽房客事宜。放下行李,自行打點四處看。敎了一年的生物,對窗邊這一區
平罐內的珍奇植物與昆蟲,很有興趣。

 

山豬先生腳黑黑,看來正忙著。趁空檔,趕緊派遣負責導航的大兒再細問清楚,那一個白榕林究竟在哪裡...



只見呂先生,在平房屋簷下,左手忙正事,右手作圖....(感激呀~~)

 

知道我們前幾年錯過白榕,這一次,呂先生特別畫了一個極其詳盡的地圖,連路痴的我都看的好清楚,實在太感恩了,攜兒再闖山林,這回達陣機率大多了!!!

 

正值中午,先到小七吃午飯後,立即啟程,再訪秀麗的197縣道。

 

 

Part II 過境


轉一個彎,來到一個小亭。放眼卑南景緻秀美,一如往昔,再往前左方就是鹿野了。



兒在都巒山斷層的三角切面~劍山前,仔細比對地圖相關位置,並不時與弟弟討論。

 

與爸爸出門與媽媽出門非常不一樣,四人同行,有爹在一把罩;三人出遊,除了娘有駕照之外,行李、導航、方向一切靠兒子決定,肩負重任,有都巒劍山見証呀。 

 

 


 

Part III 探訪

 

小路彎彎,沒有標示。從柏油路,差點錯過水泥路,Back 轉進去,遠處前方就是白榕區嗎?


停好車,向右探去,是低矮的梅園與卑南溪山谷。
 


兒子背著相機包,向左越過大石,千辛萬苦,我們總算踏入白榕區了。

 

初入林區,映入眼簾,好大的榕樹。

 

白榕雅美族語俗名tapa,意指「樹冠幅廣泛」。當主屋要落成時,在太陽昇起那一側的山坡上,砍取一截插在新屋,象徵家族能如榕樹一般團結、延展、茁壯、長壽不怕強風吹襲。(摘自白榕 - 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 )

 

擎天大樹,枝繁葉茂,樹冠幅廣大,枝幹相連,多像魔戒中的樹人呀!


 

兒在午未時分,穿梭在濃濃樹影中。樹有多高大,看樹縫中透入地面的圓形太陽實像大小就知道。



陽光濃烈,樹高蔭密,在光與影飽和交錯中,看見一棵巨大奇異的白榕樹。 

 

樹鬚四向伸張,在高高的天空連成一片,像是結界,守護與約束著其它樹木。

 

樹高,人渺小。在眾多巨大白榕包圍,眼中一片深綠壟罩,對於這片土地,開始感受敬畏之心


 


Part IV 深入

 

2004年鸞山部落的土地被財團相中想要在此建靈骨塔、高爾夫球場。許多族人為了生計,便將土地變賣。這片寶貴的原始林不但被夷為平地,且轉而成財團的聚寶盆。「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」董事長阿力曼,看到這樣的情況,便和族人、漢人朋友進行搶救行動,呼籲保護屬於布農族的土地。起初,要傳達為了「生態保育,放棄金錢利益」的概念給族人著實不易,但在阿力曼等人的奔走之下,終於籌措到一筆資金,買下了這片土地....(摘自臺東巒山森林博物館)

 

先知的奔走,靈地的保存,能在此時此地,置身其中,感受世代傳承的氣息,都要感謝很多人。


 

氣生根伸下來著地茁壯,變成小白榕,在巨大相連葉網中,走到哪,白榕根到哪。若是主根凋零,後起的氣根反而變主幹,一起護持整個家族。新生不斷,地標偏移,找不到樹最原始長出的位置,因此這裡的白榕樹,是會走路的樹


 

向天伸展,向地紮根,樹的神美,總是來自為永續生存做出的準備。

會走路的人,在與會走路的樹中穿梭,不一會漸行漸遠...。

人的速度,樹永遠比不上。旦是緩慢不移的事物往往比迅速變幻的物種,存在長久。一代一代可以看見相似的神物,擁有和祖先相似的喜愛與感動。

 

 

蟬聲知知,林蔭清涼,樹身灰白的白榕,抬頭滿眼綠。人煙稀少,雜念漸消。親近原始天然的大樹,自然感受很多事。傳承的風景,怎麼會只是"很美"兩字能形容?


 

樹若有知,脈絡相連,聲息相通。像電影阿凡達的場景,活生生的現在眼前。



 

Part V 回程

 

大樹庇護下的單子葉植物,此時落下一層陽光。就算不定時接受日照,也努力長得豐美可愛。



越過這一道竹,陽光普照,要離開那一片白榕區了!!!


 

走出榕區,手舞足蹈...,後來問兒子,在樹林裡是什麼感覺?兒子回答,是很有祖靈的感覺

原來我們心靈相通呀!

  

 

樹冠可能交錯,個體之間卻不相連。旁邊低矮的梅園,與剛進去前看見的的感覺迥異,



就像倒帶一樣,來時路,變成回程路,更見景觀美麗。這裡、那哩,分屬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,界線就在卑南溪山谷呀。


回到柏油路接水泥路交界,特別派遣小兒拍下檔案照,下回來,不怕走錯。


從小到大,騎車導遊,總是母子相貼,聲息相近,休戚與共。

 

往日媽媽牽小手,到後來牽著媽媽的手小心走....在何時轉變? 白榕森林看見囉!




 

 

 

 

 

參考資料:


 




白榕生物學上的分類為桑科(Moraceae),榕屬(Ficus),學名為Ficus benjamina L.。全世界榕屬植物約800多種,產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。白榕本種分布於菲律賓、印度、日本及華南一帶,台灣僅分布於南端之恆春、台東、蘭嶼、綠島及澎湖,因其樹幹灰白色,故稱之為白榕。白榕下垂之氣根通粗壯通直,枝上常密生氣根,叢生如鬚,下垂入土常成粗壯的支柱根,是熱帶植物特有的現象。另一種與白榕相近的正榕(Ficus microcarpa),雅美族人稱之為tabeden,其功能與白榕相近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cpon 的頭像
    micpon

    "發現學習"事件簿 II (暫存版)

    micp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